凡图人才咨询网为您提供一对一的留学生落户上海、上海居转户政策咨询服务!

凡图人才咨询网二维码

复旦大学 2019-2020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栏目:政策法规 人气:0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23-01-15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复旦大学在115年的办校历史中,始终在守望大道中砥砺使命,在担当有为中坚定信念,形成了赓续百年的红色基因、爱国奉献的精神传统、追求卓越的一流梦想。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为中国梦接续奋斗的征程中,复旦大学牢记为国育才的使命,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国家意识,就是教育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人文情怀,就是教育引导学生在追求个体持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同时,关注人类命运、社会发展、百姓疾苦;珍视和守护中国文化传统和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提升理解人类文明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能力,直面人类世界所面临的发展与挑战。培养科学精神,就是教育引导学生以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探索真理,开展实践;理解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坚持真理,崇尚科学;遵守科学伦理与道德,愿意投身于增进人类福祉与健康的创造性研究。培养专业素养,就是教育引导学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够以专业思维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具备在专业领域的就业能力、职业成长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具备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理想和抱负。培养国际视野,就是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具备全球意识,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具备应对全球竞争的专业能力、信息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愿意为增进文明对话和互信贡献智慧和力量。

  

复旦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教学科研实力雄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选择,更为学生进行深入的专业学习和开展高深学问的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现有79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9个门类(附表一)。学校还开设了15个第二专业及第二学位供本科生修读。

  

一流的学科为本科专业建设和高质量专业学习提供了坚实基础。复旦大学共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11个学科被纳入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有17个学科入围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学校有各类科研机构300余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数学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1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其他各类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7个。

  

复旦大学的本科教育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本科生规模保持适度增长。

  

2020年,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人,其中,普通专科生1人,普通本科生人,硕士研究生人,博士研究生9516人。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34.7%(图1)。在校本科生的性别分布较均衡,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9.95%和50.05%。全日制在校生中有留学生2721人,其中攻读本科学位的留学生1530人,占攻读学位留学生总数的56.2%。

  

  

复旦大学作为文、社、理、医、工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适时调整各学科领域的招生和培养规模。普通本科生在各学科大类的分布总体均衡,工学和医学的略有扩大(图2)。全日制本科生中,攻读人文学科学位的学生占17.6%,攻读社会科学学位的学生合计占22.3%,攻读理学学位的学生占26.4%,攻读工学学位的学生占12.7%,攻读医学学位的学生占21.1%。

  

  

复旦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学校继续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和录取最适合复旦大学人才培养的优秀学生。2020年,复旦大学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复旦大学强基计划”),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学校建立了招生与培养的联动机制,通过提升专业志愿满足率、优化培养资源配置、拓展国际合作办学等措施为拔尖生源“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和成长途径。

  

学校招收普通本科生3555人(图3),其中高考统招录取1860人,上海、浙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805人,外语类保送生80人,高水平艺术团4人,高水平运动队24人,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1人,国家专项251人,强基计划86人,高校专项“腾飞计划”286人,新疆西藏民族生57人(含内地班和预科升本科),以及港澳台生101人(含联考生、澳门保送生、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台湾免试生)。新生录取专业的志愿满足率达到96.4%,其中第一志愿满足率71.7%。另外招收攻读本科学位的留学生301人。

  

  

复旦大学在招生中注重兼顾质量与公平。在2020级新生中,农村户籍新生占招生总数的17.1%,少数民族学生占9.7%,男女生之比为1.03∶1。学校向全社会郑重承诺:“决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决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落伍”。近年来,学校不断升级“助力成长计划”,推进“云填报”、数据分析平台、“一年三访”等举措,精准定位并服务学生需求。

  

复旦大学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不断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第一责任,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持续增加教师教学投入,完善教师发展与服务体系,以一流的师资支撑一流的本科教育。截至2020年8月,学校共有教职员工5844人,其中2019-2020学年承担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2987人(图4)。

  

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逐年优化。专任教师中,有2680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比高达89.7%(图5)。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1284人,副高级职称者118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2.5%(图6)。

  

  

  

  

复旦大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潜心育人、学养深厚的师资队伍。学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06人,“国家杰青”11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0个,上海市教学名师16人,上海市教学团队3个。

  

学校鼓励一流学者将一流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引导青年学子一心向学。院士、长江学者、文科资深教授、“千人计划”学者和重大科研计划负责人领衔建立教学团队,不仅使更多本科生有机会得到名师启蒙,更激活了基层教学组织,有效开展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2019-2020学年,承担本科教学的正教授占全体在编正教授的比例达到82.2%,正教授参与主讲的本科课程在全部本科课程中的比例达到42.8%(附表3、表4)。基础医学院闻玉梅教授获得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颁发的杰出教学奖;哲学学院孙向晨教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复旦大学为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确立了本科教学经费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有效保障教学经费持续增长的同时,更加大了对重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专项支持,从经费上落实了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2019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总额为.4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5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5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990.3元。全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4333.1万元,覆盖人次,其中发放来自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奖学金1768.8万元,发放各类助学金1720.4万元,减免学费108.5万元,临时困难补助240.4万元。

  

3.设施环境

  

校舍资源

  

复旦大学现有邯郸、枫林、江湾、张江四个校区,通过战略性的空间布局调整,确定将邯郸校区和枫林校区作为本科教育主要承载区,以保证复旦育人文化的传承。学校占地面积243.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4.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3.3万平方米。学校有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78.9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室9.3万平方米,实验室及实习场所17.8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21.5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3.1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7.7万元。

  

为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需求,学校开展了教学设施的功能性改建和智能化升级。2019-2020学年,通过实施智慧教室改造、讨论型教室改造、教室信息化设备更新等工程,有效提升了服务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满意度。

  

图书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致力于为复旦师生的学术性学习和研究提供服务与支持。复旦大学图书馆现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校区图书馆、江湾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面积平方米。另有30个院系和研究中心资料室。阅览座位总数4293个,周开馆时间105小时,日均接待读者7000多人次。

  

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总量564.3万册(含纸质图书和期刊合订本,其中中文442.7万册,外文121.6万册),数据库589个。全年购置纸质中文图书册,外文图书8598册,中文报刊1391种,外文报刊579种,新增数据库43个,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

  

图书馆的育人功能不断升级,成为阅读文化传播和信息素养培养的基地。图书馆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开展形式丰富的文献利用、文献方法、作业指导类讲座、课程与培训。当年共开展各类读者培训173场,人次参加。开设信息素质教育课10门,信息资源利用网络培训课件数量202件。持续开展读书节主题活动、毕业纪念活动、新生季和年度阅读对账单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文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实验室建设

  

复旦大学以为本科生创设一流的实训条件为目标,高标准建设了本科实验中心群落。学校现有实验室及实习场所17.8万平方米。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3万元。学校共有22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67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国家实验室)5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5个。2019年,学校对化学、物理、电子信息、环境科学、微电子等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实施信息化升级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基础实训、认知体验和创新实验功能。

  

专业建设质量是本科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复旦大学通过新建设本科专业、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本科专业的质量提升。学校召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专业认证研讨会,探讨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路径和模式,加快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学校系统梳理了全校75个专业近三年的建设情况,引导院系制定专业建设长远规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建设若干优势专业,有21个专业入选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工智能、口腔医学(五年制)等三个本科专业,培养紧缺人才和创新人才,逐步健全本科专业动态调整的相关机制;加强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以“强基计划”实施为契机,持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推进本研贯通培养改革。

  

复旦大学把提高课程质量作为落实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抓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取得成效,课程内涵建设不断深化,课程类型持续拓展,更好地满足了学习者智识增长的需要。2019-2020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课程3337门,共计开课6701门次,其中班级规模在30人以下的小班课程3530门次,占比达到52.7%。本学年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15门,开课163门次,其中包含新建课程14门。服务学习课程、通识游学课程等创新型课程的主题和内容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在认识中国和服务社会过程中学习成长。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体布局下,推进落实《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已实现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覆盖所有院系专业,全校在建示范课程达到412门。

  

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学校结合教育部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工作,制定了校级一流课程建设推进方案,为教师提供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的指导,加快推进各类一流课程建设。20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加强在线课程建设。学校围绕“以学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坚持“建用结合”原则,加强对全校在线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激励支持与规范管理。2019年,共立项支持院系自主建设类在线课程建设43门,设立学科特色在线课程建设项目7门,推进通识核心在线课程建设10门;增设校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精品课程项目并认定首批课程7门;培育4门课程入选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示范案例。研制并推广FD-QM高校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科学提升在线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完成100余门全国各高校在线课程评审,并受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委托,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示范案例评选工作。

  

复旦大学把教材建设作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先导,作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学校落实党管教材总原则,教材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确保教材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建设成果为提升学校乃至全国相关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2019年10月,学校经系统调查完成了《“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下加强教材建设管理提高课程思政水平专题调研报告》,全面梳理了各教学单位教材使用情况及建设意向。同年12月,学校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从健全教材工作领导制度、综合加强各类教材建设、健全教材建设评价激励制度、严格教材审查选用监管等方面系统化地构建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2020年5月,学校正式成立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领导小组和教材委员会。学校为激发教师重视教材、研究教材、编好教材的热情,鼓励学养深厚、学术威望高的专家学者编写既符合国家需要又体现个人学术专长的高水平教材,启动了校级教材建设项目,本学年共立项建设

  

154部教材。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力是提升一流人才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复旦大学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平台搭建、资源支持、专业指导和机制保障,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学生党建相结合、与教学计划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生涯规划和就业选择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工作体系。

  

持续推进专业实践教学发展。学校制定《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实习实训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鼓励院系与行业优势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对教学实习的支持力度,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院系加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截至2020年,学校各院系与校外单位共建实习基地达352个。2019-2020学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学分占比进一步提高,医学、工学、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大类的实践教学学分在总学分中的平均比例分别为36.1%、29.4%、28.1%、22.8%、22.5%、19.9%、18.9%、17.8%、17.4%。在2019年度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评选中,我校有11个项目入选,居沪上高校首位。在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中,我校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入选。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校设立“学术科技创新行动支持计划”和“寒、暑假社会实践项目”等日常化社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民生,提升社会责任感。本学年,组织开展了667项社会实践项目,共计6300余人次参与;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国际马拉松等大型会议、赛事和展览输送5548名志愿服务者;全年组织300余名学生近20支队伍,奔赴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引导学生在受助的同时,积极助人,参与贫困地区的建设。

  

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学生学术性学习成效的集中体现。学校建立了从质量标准到过程管理,再到结果评价的全周期质量保障机制,有效提高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质量。在确立质量标准方面,各院系修订了《复旦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若干规定》;在过程管理方面,将毕业论文(设计)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就写作规范和学术诚信意识开展讲座、培训、座谈等活动;编印《复旦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选编》,供师生学习借鉴。在结果评价方面,继续全面开展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相重性检测工作,各院系均把“查重”工作纳入管理范畴。学校实行本科毕业论文按比例抽检制度,并将毕业论文随机抽查纳入教学督导常规工作。

  

复旦大学将“育人为本,创新为魂”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以提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为目标,致力于将通识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理念有机融合,打造创新创业教育链,通过课程促创、项目促创、赛事促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覆盖全体学生本科教育全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课程促创:学校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多种类型共计104门创新创业专项课程。其中“创新创意与行业发展”是我校最具特色的专创融合课程。该系列课程邀请有创新创业指导或从业经验的校内教师联合产业界的杰出人士联合授课,并带领学生到行业企业实地调研,重点调研某一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突破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从而在国家产业创新发展的情境中整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有信念、有担当的新时代创业者和企业家奠定基础。项目促创:面向约10%有创业潜质和意愿的学生,以“苗圃计划”等形式开展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赛事促创:鼓励学生在赛事中磨炼创业能力,部分赛事获奖选手可以申请学分转换及获得孵化支持。

  

在2019年10月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我校有5位本科生的项目入选展示,创历史最好成绩。其中,刘洋同学获得优秀论文奖,并在闭幕式上作报告。在第16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共有185个参赛项目约1000名师生参与,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学校捧得“优胜杯”。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是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目标。学校通过与海外知名高校或顶尖专业设立联合培养项目或双学位项目、发展高水平留学生教育、推进全英文课程和学位项目建设、拓展学生赴国(境)外访学和研究实习机会,以及推进以英语为主的多语种暑期国际课程建设等多种途径,为学生营造国际化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全年共与35所境外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及学生交换协议。本科生海外交流稳步拓展。2019年,复旦大学参加因公海外交流的本专科生达到1827人。全年共接收来华校际学期交换生551人次。

  

2020年,复旦大学录取各类外国籍学生共679人,其中本科生301人。学校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宗旨,通过组织和参与多元文化活动,帮助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国观”。组织学生开展文化考察,鼓励留学生参加上海市留学生中国诗文诵读大会、“汉语桥”大赛、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促进留学生全方位了解上海、感知中国。

  

复旦大学坚持以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为目标,积极响应师生关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高效优质地完成了排课与教学运行、考务组织与成绩管理、专业分流、学籍异动管理、毕业审核、研究生推免等涉及本科生培养全过程的各项事务。2019年11月,复旦大学本科生服务中心正式运营,面向广大师生、校友、家长等提供高质量一站式服务。

  

学业预警与学业促进并行,助力学生学习发展。积极推进落实学业预警机制,联合学工部以及相应院系,于春季、秋季两个学期对未达到相应学业标准要求的学生进行积极干预,将学校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关心落在实处,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2.升级课程评估系统

  

为了完善学生评教制度,优化评教指标,提高评教参与度,增强评教的信度与效度,学校2019年组织多场专题座谈会并开展网络调研,全面收集来自学生、教师、教师工作部、院系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队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积极咨询校内外专家意见,并据此完成了学生评教系统的优化升级:一是完成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修订。新指标体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除覆盖教师教学规范和教学水平外,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收获,能更好发挥课程质量评价对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引领作用。二是根据教学实际,增加日常反馈功能,实现期末评课和平时评师相结合。日常反馈不仅帮助学生准确评价教学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更允许学生及时向任课教师提出对教学的意见或建议,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安排,提升教学效果。三是将学生评教与其学业评价相结合,将学生参与评教计入课程平时成绩。这不仅帮助学生养成学术评价的习惯,同时显著提高了学生评教参与度,有效增强了评教结果的说服力。四是加强对评教结果的分析和利用。学校在学期评教结束后,整理分析全校评教数据并反馈院系,要求对得分偏低的课程予以重点关注,对教学质量存在问题的教师和课程落实帮扶和整改措施,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2019-2020学年,本科生参加课程评教人次累计超过24万人,评教问卷回收率近95%,学生评教系统一学期收集学生日常反馈教学意见或建议超过2万条。学生评教结果向全校师生公开,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工作量计算、教学绩效考核、教师评优评奖、教师职称晋升等方面。师生对评教结果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评教结果已成为学生选课的重要参考,充分发挥了质量评估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此外,学年共有922位教师参加随堂听课1494门次。其中,学校领导全部参与随堂听课,共计听课63课时。全校实行广泛参与的集中评课制度,对强化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3.提升教学督导实效

  

本科教学督导组通过开展在线听课、试卷检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等工作,重点对全校在线教学运行情况、大类基础课程试卷以及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督查指导。促进全校在线教学活动规范、有序开展,确保在线教学质量与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推动院系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环节的设计和规范管理,确保学业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强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从学术性和规范性两方面严把质量关,有效提高了对毕业班师生的监督力度。

  

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教学质量督导检查、督导意见反馈、问题改进的督导工作闭环运行机制。督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强了院系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保障意识和制度执行意识,推动了院系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院系针对督导组反馈的问题和意见约谈相关责任教师并落实整改,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4.多维度实施本科教育质量调查

  

开展由专业研究机构实施的本科教育质量调查,已经成为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019年,先后实施了“本科生满意度调研”、每学期一次的“通识核心课程教学质量诊断评估”。上述调查,以世界一流教学体系为标杆,系统、科学地描述和检视本科教育的发展状况,为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提供基于证据的改进建议。2019年本科生满意度调查显示,本科生总体满意度良好,总体满意度相较2015年和2017年分别提升7.4和2.9个百分点。在多个维度中,学生对学校的学术环境最为满意,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最不满意。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教学质量改进和提升的基石。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为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以“立德、立学、立能”为理念,致力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鼓励和引导教师开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传播教学学术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在本校和区域教师发展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开展多层次的教师研修。复旦大学继续开展覆盖各类师资的教学研修项目,不断提升研修项目的问题导向性和需求针对性,以期更好满足教师多元的发展需求:对新进教师开展了包括复旦教情与学情、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和技能、教学研究等专题培训;对骨干教师开设“在线课程建设及教学设计培训班”“促进学生深层学习”等专题学习项目;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进修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定制了教学能力培养课程。同时,针对教师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遇到的问题与需求,开设“教学研究”“信息化教学”“课程设计”“主动学习”“混合式教学”等专题工作坊和学习项目,以线上和线下的多元方式服务全校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当年有6700余人次参与到各类教师发展活动。

  

教师教学发展组织不断健全。为满足学科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需求,基层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渐次建立,6个院系设立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正式将教师教学发展作为院系常态化工作。特邀研究员制度不断健全。2019年9月,根据学校教学发展的新需求,聘请来自全校各学科的22位教师担任特约研究员,围绕课程思政、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研制、教学研究方法、创新创业教育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撑。

  

开发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学校设立“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推进教学改革,发展教学学术。全年设立校级教改项目71个,7项课题获批为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验收62项校级项目、3个市级项目。

  

促进和引领区域教师教学发展。2019年9月,受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委托开展上海各高校推荐混合式课程的评选,承办“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示范案例研讨交流会”,来自上海市各高校的在线课程负责人和入选案例负责教师共同分享了课程建设中的经验与难点,讨论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特征与趋势。举办“第四届复旦大学教学学术分享日”,邀请国内外高校一线教师共同分享和探讨“以学为中心”教改设计与研究。由复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研发的“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LCCD)”和“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研修与评审(FD-QM)”等品牌课程,受到全国多所高校的好评,目前已有近150所高校的近400名教师进行了项目学习,并开展了课程设计改革。

  

复旦大学的本科教学着眼于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以学生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为抓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学习质量是表征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关键指标。学校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制定了严格的学业标准。2019-2020学年共计开设本科课程6701门次,选课人次为,其中补考人次为6326,重修人次为3052,补考率和重修率分别为2.2%和1.1%。

  

提高本科生在英语和计算机等基础领域的应用能力。复旦大学本科生在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中的通过率和优秀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参加大学英语四级测试的学生累计通过率为91.4%,参加大学英语六级测试的学生累计通过率为80.9%。

  

体魄强健是社会英才的基本素质。复旦大学从提高体育课质量、组织日常化趣味性校园健身运动、开展丰富的体育社团活动等方面,营造崇尚体育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强健体魄,砥砺意志。2019-2020学年,为一、二年级本科生开设体育必修课548门次,涉及26个体育项目;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体育选修课23门次;暑期开设体育选修课15门次。全校共有名本科生参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为94.86%,较上一年度提升0.16%。本科生参加上海市学生锦标赛和阳光体育大联赛,参赛项目达到54项,获得高校组奖牌75枚,其中金牌22枚,银牌37枚,铜牌16枚;参加国家级各类比赛,获得奖牌18枚,其中金牌7枚,银牌7枚,铜牌4枚;参加国际级比赛项目,获得奖牌20枚,其中金牌8枚,银牌7枚,铜牌5枚。

  

复旦大学致力于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提供多元且富有挑战性的空间,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潜能。在科研创新方面,学校以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平台(Fudan's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简称FDUROP)为主体,整合团委、书院等校内学生科创项目,鼓励广大学生以兴趣为驱动,自主开展科研创新实践。FDUROP作为国内较早设立的支持本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而搭建的平台,发端于李政道先生发起并设立的?政项目,其理念是“让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为国家社会培养迫切需要的创新人才”。本学年度,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管理流程和评审机制,旨在引导优秀学生选择进入大课题组,在科研活跃的高层次人才的指导下开展学术研究项目,让他们有机会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前沿问题的探索,获得提出可检验假设、设计客观研究方案、进行有说服力研究的能力,为他们今后取得前沿突破,成长为学术领军人才打下扎实基础。此外,FDUROP新设长期制项目——卿云计划,2019年11月面向本科生开放申报。该计划采用择优强化持续资助的方式,引导学生崇尚真理、追求卓越、主动有为、积极奋进。该平台全年累计立项资助348项课题,资助459名本科生参加学术研究或创新创业活动。全年本科生以FDUROP成果或后续成果发表的一作(含共同一作)学术论文19篇。

  

鼓励和资助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在竞赛中提升能力、砥砺意志。复旦学生在2019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收获了五项一等奖、六项二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平头哥杯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大赛中斩获一项特等奖、一项二等奖,在2019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获得两项金奖及三项提名,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夺得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在第六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中获一项特等奖、一项一等奖。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共报名632个项目,2694人参赛,参赛项目数量较去年增长了21%,参赛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8%。在市赛中,我校获得六金六银三铜,在全国总决赛中,我校获得一银三铜。学校获评2020年上海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在2020年上海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共16个项目参与市赛决赛,6个项目获金奖、9个项目获银奖、1个项目获铜奖,捧得“优胜杯”;在国赛阶段,我校共有7个项目入围国赛,最终获得1项金奖、4项银奖与2项铜奖,收获“优胜杯”。

  

2020年,复旦大学共有应届本科生3286人(含港澳台侨学生37人、留学生183人),其中获得毕业证书的有3207人(含港澳台侨学生36人、留学生172人),毕业率为97.6%;获得学士学位证书的有3199人(含港澳台侨学生36人、留学生169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率达99.8%(各专业详情见附表5)。

  

复旦大学以“服务国家社会需求,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就业创业工作的宗旨,推动就业创业工作与国家战略需要、与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学生多元成才需求紧密结合,构建以择业观教育为引领、以精准服务为保障、以平台建设为支撑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稳步提升。在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许宁生寄语毕业生:“要更加自觉地将个人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全球愿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握时代潮流和大势,勇担重任、奋勇搏击,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学校在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中,通过深入调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学生发展需求,不断健全和优化人才输送机制,在保持毕业生就业率高位稳定的同时,更获得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积极评价。截至2020年8月31日,2020届普通本科毕业生2999人(不含港澳台侨、留学生)中,就业2703人,其中签约就业694人,国内升学1325人、出国出境661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0.1%(各专业详情见附表6)。尽管受新冠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出国出境升学的毕业生有所减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仍保持较高水平,达到毕业生总数的66.2%(图7)。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复旦大学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严格落实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工作要求,通过提前谋划、整体布局和精心准备,实现了本科教学的有序、高质量开展。学校在开学前两周内先后完成16轮网络平台测试、网络调查、网上教学志愿者和近3000名授课教师的培训等工作,制定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复旦大学网上教学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为网上教学提供制度保障和可行性指导,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网上教学实质等效。在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安排调整通知发布后,学校为帮助全体师生理解相关内容,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由副校长徐雷教授以PPT录播形式讲解的视频,内容涉及疫情期间教学安排和如何快速上手录制课程等,不仅及时回应了本校师生的疑惑与关切,更以其针对性的政策发布和富有亲和力的表达在全国各高校师生中引发共鸣。该条微信推送阅读量达到9.6万次,并被“学习强国”“央视频”等权威媒体转载。高质量开展在线教学。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张文宏和吴凡两位教授为学生讲授“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视频在11个公开平台同步播放,2小时内播放量突破200万次。由于教育部门要求各校在开学第一天安排防疫宣教环节,复旦“第一课”也成为全国众多高校的开学第一课。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生课程共开课1855门、3427门次,参与授课教师共2924人、6794人次,参与学生共计人。为在学校树立优秀教学标杆,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疫情期间的网上教学,学校深入挖掘网上教学优秀典型,在学校左边微信公众号右边和主页推出系列报道10余篇,微信推送阅读量累计超10万次;《文汇报》推出了我校网上教学的深度报道,复旦大学的在线教学经验得到了广大师生、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充分认可和赞许。

  

强化网上教学质量监控。制定校领导在线随堂听课方案,校领导在线随堂听课44门;安排院系领导班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等全面加强网上教学巡视;加大学校教学督导组督查力度,注重对各类网上教学信息和教学效果的反馈。广泛收集师生意见,向各院系和任课教师定期编发网上教学提示与经验交流简报,指导教师合理组织网上教学活动,提升网上教学质量。

  

妥善安排实践教学及期末考试。指导各实验教学中心充分利用和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采用“居家实验+返校后线下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疫情稳定后,组织约1600名学生返校开展线下实验,实现了线上实验教学与线下实验操作的平稳衔接。制定期末考试工作方案及线上考试参考方案,对于类似“高等数学”等选课学生多、线上考试监考压力大的课程,组织本部门工作人员参与监考工作,保证绝大部分课程按期完成考试。

  

复旦大学是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是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单位。为了在“三全育人”的整体格局下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研制建设策略、系统推进课程实践,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课程育人文化。

  

完善顶层设计,凝聚共识,积聚力量。2019年,学校制定了《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该方案以育人价值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和成效导向,从专业思政、医学整体思政、示范课程思政、教材工作、育人队伍和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布局了全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进程与成效。为全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将全校师生的认识和责任聚焦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上。

  

强化课程领导力,构建“三线联动”的责任机制。学校成立了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制度优势构建“三线联动”创新机制,巩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心线”,强化院系党的领导“中场线”,做实党支部建设“生命线”。“三线联动”实现了从学校大脑中枢到每位教师神经末梢的一体化联动,压紧压实教学单位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激发全体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体活力,形成课程育人合力。

  

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形成了课程育人的“圈层效应”。学校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在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尊重差异原则的指导下,构筑起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为辐射的课程体系,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目前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已覆盖所有院系,示范专业已覆盖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并向理工科院系持续延伸。

  

探索学科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课程的育人质量。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坚持“方向上旗帜鲜明、方法上润物无声”的原则,通过建设示范专业和示范课程,点面结合地探索适合各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内容和方法,致力于发挥所有课堂的内在品格培育功能。人文社科类课程是涉及意识形态核心的关键课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铸魂育人,贯穿各门课程,并构建起“专业课程—前沿讲座—实践项目”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将学科建设最新成果及时融入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物理学系蒋最敏教授在“力学”课讲授变质量系统时,根据公式推导顺势介绍我国火箭技术发展历程,既激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同时也加深学生对物理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上海医学院以人文医学教育为载体促进课程思政落地生根,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以今年春季学期为例,医学各门专业课第一时间将上医及附属医院抗疫“国家队”的硬核事迹结合到课堂教学中,用来自一线的最鲜活教材培养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

  

为满足国家创新发展对交叉型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复旦大学自2018年开始着手构筑厚基础、高质量的“2+X”本科培养体系。“2”是指从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两方面入手,夯实个人发展基础;“X”是指基于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在学分制下提供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创新创业等多方向发展路径,更好地为学生创造专兼结合、互相贯通的多元发展空间。经过几年的建设,作为促进学生多元且适性发展的学程项目持续拓展,“2+X”本科培养体系中的“X”的内涵不断丰富,人才培养成效初步显现。目前,学校已逐步开设专业学程68个、跨学科学程8个、创新创业学程3个,使更多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发展路径。

  

学程项目作为“2+X”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之一,是围绕特定主题设定的一组课程:可以是院系从专业培养方案中选取的提供给非本专业学生修读的专业学程;或应对国家和社会发展重点需求的特色学程;或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设计的创新创业学程;也可以是由不同院系和学科的师资交叉融合,围绕交叉人才培养而推出的跨学科学程。每个学程实施方案以围绕某一主题的一组课程为主,也可包括与该学程主题相关的其他教学活动,学生满足学程学分修读要求(约15-20个学分)和其他教学活动的要求,即可申请获得学校颁发的本科学程证书。学程项目纳入本科“2+X”培养体系,学生不会因修读学程而增加总学分数。

  

2018年推出的第一个跨学科学程——数理逻辑学程,由哲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联合推出,在学校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数理逻辑是当代哲学、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的共同基础,学程项目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系统性的数理逻辑修读方案,使其对数理逻辑的基本内容、思想和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使用数理逻辑的工具,并应用于数学、计算机和哲学等领域。数理逻辑学程每年吸引20-30位优秀学生,修读学程课程的学生有来自数学、计算机、法学等不同专业。学程将数理逻辑暑期学校纳入教学活动之一,已连续举办三年,每年吸引国内外、校内外的优秀学生近百位,其校外生源几乎覆盖国内开设逻辑学专业的所有“985工程”高校。每年秋天举办的逻辑周活动,邀请国际知名的逻辑学大师来校演讲,2018年来校的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数学与哲学双聘教授、世界数学家大会一小时报告人武丁的演讲吸引了近300名师生。目前已有1位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经过数理逻辑学程的学习,确定到哲学学院攻读逻辑学方向的研究生。2019年推出的“西方古典学”跨学科学程项目,则以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训练为基础,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古希腊、古罗马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目前有20多位本科生参与该项目,其中1位优秀本科生还受该项目资助赴牛津大学参加为期一年的西方古典学国际交流。2020年在跨学科学程建设中,又新增“数据智能与商业决策”“医学人类学”“神经语言学”“智能感知”和“智能移动机器人”等5个跨人文、社会、医学、理工等学科的学程项目。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学程项目,正不断夯实“2+X”培养体系,有力推动了我校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持续深化。

  

复旦大学在教材建设方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基本适应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要,为提升学校乃至全国相关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然而,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为了更有效落实“三全育人”的整体布局,教材建设需要更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与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改革创新紧密结合,促进育人体系的创新发展。为此,本学年初,校党委书记焦扬牵头,带领分管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围绕“‘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下推进教材建设与管理提升课程思政水平”这一专题开展了调研,并形成教材建设专题调研报告。今后几年,学校将全面落实全国教材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和强化党管教材的原则,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教材建设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系统性导向,通过做好教材建设的“十四五”规划、深化教材评价和荣誉奖励机制改革、严把教材选用关等途径,构建领导、规划、编写、出版、选用、监管、评价七位一体的教材建设新格局。

  

2.教师评价制度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有待提升

  

复旦大学为更好地发挥绩效评价在激励和引导教师积极投入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在2016年修订了《复旦大学教学绩效测算方案》。自2017年起,学校对教学为主型岗位高级职务评审,采取学校统一设岗、单列实施的办法,综合考察人选教学效果、教学研究成果、参与课程改革或教材建设等育人工作。然而,当前的教师评价制度在引导全体教师在育人全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导向作用尚不充分,存在难以激励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本科教学等问题。本学年,学校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形成了《复旦大学教育教学评价与激励体系改革调研报告》。该报告在全面梳理了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及其实施状况的基础上,计划从“三全育人”的整体布局下系统构建教师教学评价与激励体系,改革拟涉及以下方面内容:第一,在人事评价和教学评价中全面落实教书育人贡献和成效;第二,全面衡量本科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将课堂教学、实习实训、书院教育、学术指导、创新创业等指导工作均纳入考核与绩效奖励范围,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热情;第三,突出质量导向,分类制订教育教学考核办法;第四,突出一流贡献,鼓励一流人才参与教育教学;第五,引导院系和教师及时总结提炼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验,带动本科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自2017年2月《“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发布以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以引领未来科学研究、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为目标,加快布局新工科专业结构,探索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科学工程师。复旦大学作为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综合性高校工作组牵头单位,以课题为引领攻坚新工科建设的问题与难点,2020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6项课题全部顺利结题,其中“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项目在结题评审中获评优秀,又有6个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稳居综合性高校前列。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新工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本研贯通的科学工程师培养已在三个专业试点实施。产学合作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实践高质量起步,先后与华为、谷歌、戴尔等科技创新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养新工科人才。随着新工科建设向纵深发展,学校认识到要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新工科建设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接新发展格局提出的人才培养需求。十四五期间,复旦大学将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创新,进一步探索基于深度产学合作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张作柏:求知无涯,臻于学术

  

张作柏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本科生,?政学者。他热爱参加与计算机相关的各项活动。从程序设计竞赛到学术科研,从理论推导到编写代码,到完成自己的第一篇论文,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第一次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学术工作,他不断体验着科研的无穷魅力。他勤奋努力,刻苦学习,不断挑战自我,在学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求学之旅,迷茫探索

  

初入复旦,最吸引张作柏的是这里自由的学术氛围。他全身心投入课程学习,每一门课,他都能从中找到乐趣。查阅资料,认真思考,他与老师和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这种学习、探索并解惑的过程,令他兴致盎然。下课铃响起,当同学们纷纷离去时,张作柏却“缠”住老师请教各种问题。对于一些挑战性问题,他常常会呆坐在桌前思考一整个上午,甚至走路时也在想。对于一些未知问题,他常常会提出奇妙的解法,令老师刮目相看。

  

热衷于探究的张作柏对程序竞赛、学术研究和开发实习,也很好奇。他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密切合作,互相切磋,这进一步激发了他对计算机科学的热情。然而,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会成长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心中还是充满着困惑。

  

科研之路,砥砺前行

  

张作柏科研之路的起点要追溯到他与“?政”导师章忠志老师的相遇。他在课堂上好学深思,得到章老师的赞赏。大一下学期,他加入了章老师的课题组。随后三年,他便在这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指导下以“图挖掘的快速算法”为题开展学术研究。

  

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首次接触科研的张作柏遇到的第一个障碍便是阅读论文。自以为对图论颇为熟悉的他,却无法完全理解论文中的许多细节,对一些复杂的公式,他也有点束手无策。这使他颇为灰心丧气。这时章老师告诉他,科学研究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并送他几本经典教材。这令张作柏意识到,科研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扎实深厚的基础,他在寒假精读了两本教材,读得滚瓜烂熟。再回过头来读论文时,他便可以轻松快速地通读全文了。章老师的课题组中有来自各个专业的学长学姐,学数学的、学物理的、学计算机的,大家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切磋,互相启迪,不断碰撞出火花。在这种氛围中,张作柏成长得很快。

  

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努力的张作柏在大一暑期就写出了第一篇论文。他颇有点“沾沾自喜”。没想到的是,论文的投稿之路却充满艰辛,居然被拒稿了三次。面对审稿人们犀利的评语,他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科学研究。正当他迷茫困惑时,章忠志老师找他谈心,用知名科学家的故事,用自己的经历激励他,让他明白,即使是科研“大神们”,光彩耀人的成就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苦付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重拾信心的张作柏比以

  

前更加努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论文修改之中。最终,这篇论文被计算机顶级会议

  

WSDM2020录用。

  

大二时,张作柏凭借课题“图挖掘的快速算法”,申请到了“?政基金”的资助。其后,他又陆续完成了三篇“一作”论文,均被计算机领域顶级会议或期刊录用。这些成果并非张作柏最看重的。他最看重并心生欣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科研科学的魅力,明确了未来的人生志向。未来,他将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勇往直前。

  

致力教学改革打造在线金课

  

教学改革,是复旦大学教授陆昉从教一生的关键词。在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潜心探索38年,无论是坚守一线课堂教学,还是从事教育行政管理,他致力于教育改革的脚步未曾停歇。他积极倡导课堂教学革命,是最早推行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先行者;他策划推出了“思想道德与左边法律右边修养”等一批国家级精品在线示范“金课”;他与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同仁一起完成了“立德、立学、立能,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践与创新”,培养了众多卓越教师,使复旦成为教师教学发展领域的一面旗帜。

  

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

  

1957年出生于上海的陆昉,1982年复旦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38年来,尽管担任教务处处长、副校长等职,可他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在教学上投入了超凡的精力,尤其注重教学模式改革和方法改进,他率先在国内高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他较早就开始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效率得到明显提升。2010年起,他率先采用了电子投票器等工具,提高了教学效果。2014年,他启动了“半导体物理”在线课程的制备,并尝试采用翻转课堂形式开展教学改革。2015年正式实施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授课方式。

  

在线上学习部分,他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架构体系。在每一章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建立起知识图谱,在自己头脑中有效建立起知识架构体系。同时在线课程配备丰富多样的学习引导、在线测试、互动讨论、在线作业和作业互评。在线下的讨论课中,则以学生研讨为主,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学生之间的讨论,明确要求学习小组内成员每次都承担不同职责,以提升小组的团队协作效能;每个问题讨论结束后现场发布测试题给所有同学回答,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参与,积极讨论。在课堂报告过程中,其他同学就可以随时通过手机App学习通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学习通随堂发起的在线测试,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难点问题的讨论。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10个学期以来,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对这门课程给出了高度评价:“这是我进入大学以来离前沿科研最近的一门专业课,使我对于许多之前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对于我科研的帮助很大。”该课程已获得首批国家级本科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公示。

  

立德、立学、立能,培养卓越教师

  

自2012年起,陆昉担任国家示范中心——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牵头完成

  

了“立德、立学、立能: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践与创新。形成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主体,由前辈导评、教学研究、社群研修三种机制为合力的“一体三翼”运行模式,集聚和培养了一批卓越教师,在教师教学发展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断创新实践模式,摸索形成了“导师亲身辅导+同伴合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的教师社群模式;特邀研究员制度的确立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为多学科交叉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可能。教师社群和特邀研究员队伍,共同组成复旦实践模式特色,引领国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

  

按学期举办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品牌特色项目,紧抓新进青年教师和教学骨干两大关键师资群体,设计各具针对性的研修学习项目,研修班已累计开展16期。复旦率先在全国教师发展机构中建设教师在线学习资源,以满足更多教师提升教学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2014年完成首期建设,积累整理出12大类、总时长达3000余分钟的视频资源及相关文献。

  

2015年正式在教师研修班中引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并进一步覆盖至本校其他教师和学生助教两大学习群体,计3000余人次参与在线研修,年访问量达2万余次。

  

2016年以来复旦启动探索区域高校教师学习社群模式。创建了“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LCCD)在线工作坊和FD-QM高等教育在线课程质量标准在线研修班。在全国已开设了十多期,取得很好效果。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集聚和培育了一批能传承复旦优质教育教学,并活跃校园内外的师德模范、卓学教师和教改先锋。陆昉领衔的教师教学发展实践与创新课题,获得2017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陆昉既备感幸运,又深感责任重大。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是教书育人的重中之重。而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则是教学改革之关键。从教一生,尽管岗位在变,可他矢志不渝,在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的教改之路上一路前行。

  

(转自《劳动报》,2020-11-24)

  

知行合一、五育并举:建设“复旦行知

  

  

服务学习”系列课程

  

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格局下,复旦书院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引入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教学模式,建设“复旦行知

  

  

服务学习”系列课程。2017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建设“艺术与创造力(陶艺)”“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科技服务创新与智慧养老”“艺术与心灵”等17门课程,涉及人文、社科、理工科、医科等十余个专业,走出了一条高校社会实践类课程的创新之路。

  

“复旦行知

  

  

服务学习”系列课程把专业课程学习和社会服务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扎根中国大地,面向社会现实,熟悉国情、了解社会;在受教育、长才干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担当意识。每一门服务学习课程都致力于实现多重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即掌握专业知识,培养运用能力;“服务目标”,即满足社区需要,提供社会服务;“成长目标”,即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反思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同理心和自我认知水平;“价值目标”,即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服务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各门服务学习课程在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通过将“实践-观察-反思-应用”的体验式学习核心循环嵌入服务学习教学周期,构成完整的服务学习学分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包括服务需求评估、服务项目设计、服务项目实施以及反思讨论四个步骤的服务学习周期,架起知识与实践、学习与服务、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复旦行知

  

  

服务学习”系列课程建设坚持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同步开展,积极引介中外服务学习教学经验,扩大与国内院校的学术交流,在课程标准、课程效果、课程体验、督导机制、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探索,以教促研、以研促教,不断提高服务学习课程的质量。

  

通过几年建设,“复旦行知

  

  

服务学习”系列课程建设成效初显。以首批建设的服务学习课程中的“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课程为例。课程自2018年暑期正式开设,以小班制的形式,进入福建省屏南县的前洋古村,综合运用现场教学、实地调研、服务实践、反思研讨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课程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将“五维育德”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考察调研当地风俗民情和传统美德,实现“以德育德”;通过课堂讲授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国三农问题,实现“以智育德”;通过徒步拉练,锻炼学生意志,实现“以体育德”;通过赏析民居、廊桥等古村落之美,实现“以美育德”;通过植树栽花、捡拾垃圾以及帮厨等课余活动,加强劳动观念,实现“以劳育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等国家政策有了更贴近生活的、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四个自信,加深了家国情怀。同时,复旦师生的教学活动还赋予了古老山村以新的活力,得到了福建省住建厅、屏南县政府和当地村民的高度评价。2020年该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类)。

  

  

  

  

  

  

  

  

  

  

  

  

此文关键词: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二维码
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电话13671738356
微信号
立即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