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图人才咨询网为您提供一对一的留学生落户上海、上海居转户政策咨询服务!

凡图人才咨询网二维码

30岁工程师申请在职博士的经历分享

栏目:热门资讯 人气:0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22-12-21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在职博士申请并非遥不可及。曾几何时,在职博士在我心里,是那些主任、厂长、部长才有条件可以去申请,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不敢去想,去选择在职博士这一条深造道路。直到我同一届的朋友申请上了某985高校的在职博士后,我才猛然醒悟,在职博士一直是对所有人敞开。因此做这个分享,是希望鼓励那些有想法读在职博士的人,勇于踏出这一步。

  

申请时本人情况:本科硕士双211;在某新成立单位工作5年的工程师;有一些专利和论文;申请某985院校在职博士。

  

申请经历:

  

2021.9发在职博士申请自荐信

  

2022.2跟导师线上沟通读博计划

  

2022.5通过在职博士申请-审核制

  

2022.6收到博士录取通知书

  

后面我会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分享:如何确定是否需要读博→如何确定读博的方向→如何撰写读博计划书→如何联系导师→如何准备交流PPT→如何准备审核资料和面试

  

读博有三种方式。一是全日制博士;二是定向委培(专指公司和高校联合培养);三是工程博士(定向非全日制,专指自己申请)。

  

个人觉得读博需要考虑的5个方面:经济,时间,家庭,动机,能力

  

从经济能力上,上述三种读博方式的成本完全不一样,理论上第二种比较好一些(要等单位给机会),可以做了一张计算表(这个比较私密,我自己做的表就不分享到公共平台上了哈),计算收入和支出,收入为工资,支出为学费、孩子费用、生活成本、房贷等。

  

从时间成本上,比较自己从事的职业,做一个PROJECT,看自己能不能规划出时间。不然即便申请上了也会非常痛苦。当时跟公司沟通要去申请在职博士的时候,领导让我给他看一下时间安排,我做了一个按天来进行计算的详细规划表,最终公司领导同意了。

  

从家庭氛围上,要争取家人的同意,博士肯定会分掉非常多的精力,老人、小孩的陪伴,注意家人感情的培养。要是因为读一个博士,把家庭搞垮了,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从读博动机上,不要把目标和手段弄混淆了。读博不能作为最终的目标,读博是自己人生轨迹的一个阶段,评判好这个阶段是不是一定需要。很多人出国是为了将来找好工作,但其实出国作为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找工作才是目的,出国可能并不是必要手段;

  

从能力上,分为2点,一是看看自己有无读博具备的科研能力。自己不清楚的话,可以问问身边的人,让他们评价一下自己(我读博的自信也是周边人给的)。二是比较公司和导师的条件。例如我自荐信也发过浙江某985学校,因为公司条件不够,不满足录取要求。

  

我个人建议申请前一定要想好方向,比起你过去的成就,未来想做什么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规划好了方向,在读博期间才会更加主动,也稍显游刃有余一些。不然到博二开题就非常头痛。建议的思考角度主要有以下3个方向(欢迎大家随时补充):

  

思考角度1——自上而下式。1)正好有一个合作课题。2)继续硕士的研究方向。3)在工作过程中新挖掘的兴趣点。其实大部分人很难从这个角度决定读博方向。有些人读博就是为了拓展眼界,当前的经验和眼界比较有限,你的阅历和认知还不够,自然很难支撑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比如我,就是选择了第二种思考角度。

  

思考角度2——自下而上式。1)查所在领域期刊中对应的热点,找到你感兴趣的课题;2)查找你感兴趣老师的研究方向。我当时花了3个月对行业进行了调研,写了一封5万多字的调研报告,从中找到了兴趣点。

  

思考角度3——询问和沟通。跟硕士阶段的导师、同学、领导、行业专家请教,沟通,寻找交集和Ideal。

  

当选好读博方向时,可以去撰写科学研究设想。一般来说,在职博士的申请-审核都是在来年3~4月份(清华比较早,还是要看具体学校的通知),因此在撰写科学研究设想时,最好在8月底前完成。

  

3.1框架

  

网上框架不太多,但都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部分:近年来考生本人的专业研究情况及研究成果;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研究课题论证。

  

3.2如何撰写

  

3.2.1近年来考生本人的专业研究情况及研究成果

  

我分成两个部分,1)考生的专业研究情况;(主要堆砌了相关的课题)2)考生已取得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堆砌了论文、专利和一些荣誉成果)。

  

以前我老师用六个字教我如何表达,那就是“深挖掘,满表达“。我觉得挺适合这部分内容的,可以横向堆很多数量,但不建议纵向展开太深。例如一篇论文,按参考文献的格式罗列一下就行,但数量上想办法堆起来。

  

3.2.2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研究课题论证

  

我的大纲如下图所示。大家可以参考,有一本书硕士导师推荐的书,叫“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大家可以看看,里面有一些研究思维。包括做研究的几大步骤,可以让大家写的内容更加提炼。值得注意的是,我之前忽视了工作条件这一章了,后来申请在职博士的老师让我注意下单位的优势,未来课题申请情况。

  

  

4.1找相关导师

  

我是在准备好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进行的科学研究设想两份文件后,开始全国找做相关领域的导师。怎么找,大家可以通过发表的文章、学校网站和朋友的推荐等方法来寻找。

  

4.2发送自荐邮件

  

邮件标题可以是:XX学校(XX年硕士毕业生)-XX(申请人名字)-2023年读博申请自荐信。

  

内容可以是:

  

【尊敬的XX老师,您好!

  

我是XX学校的毕业生,目前在XX单位工作,来信主要是想咨询有没有可能在老师您这读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机会。

  

以下是关于学校和工作期间的信息(附件为XX)

  

学校期间:XX(2行字,尽量压缩)

  

工作期间:XX(2行字,尽量压缩)

  

您在XX领域的XX研究非常吸引我,让我想到XX(自己发挥,但一定要阐明选该名老师的原因)。

  

这些想法还不成熟,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够跟老师您学习,得到老师您的指导。

  

期盼老师您的回复。

  

最后,非常感谢老师您能够在百忙之中阅信!

  

XX(申请人)

  

日期】

  

投递多位老师的话,一定要注意改人名、学校和日期。

  

4.3回信

  

邮件发出去后大概会有以下几种结果:

  

1)毫无音讯。这是非常正常的,特别是对在职博士而言。所以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失望太大,放平心态。如果有非常想报的老师没有回信,大可以再发一份试一下,甚至发短消息小心地问一下。

  

2)名额已满或者有竞争名额。我觉得还是放弃吧。在职博士生太难了。

  

3)课题不错,欢迎报考。这种就建议抓住机会,找机会跟老师进一步交流。

  

4)其他情况。我碰到一些老师建议我改投全日制的,这个看自己吧。我前面已经做了读博士方式的选择,因为经济和家庭的原因,我实在没办法读全日制博士,所以我当时是感谢+婉拒了。

  

最后,在我自己申请的过程中,我特别感谢浙江某985学校,虽然他们因为我公司背景的问题无法给我名额,但是我发的每一份邮件,对方老师都耐心地回复并鼓励我(非常Nice),让我申请之路倍感温暖。

  

导师邮件同意后,建议再进行一次交流。不管是为了让老师进一步了解你,还是抱着在老师面前混脸熟的想法,我建议我们要积极主动去沟通,不要收到邮件后什么都不做,只等着将来申请-考核或是博士考试。都是职场上的人了,这方面还是要主动一些。

  

PPT我是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介绍。我用了2页(个人经历1页,学术情况1页)。第二部分是拟攻读博士课题(用了38页),从项目题目-项目背景-项目问题-项目现状-项目难点-创新点-项目规划7个方面进行展开。(PPT不太好放公共平台)

  

这一步很多人不需要,像我就需要再跟单位沟通好。第一是告诉老板自己的决心(提前打好招呼,不能让老板措手不及,一般老板也会尊重员工提升自我的想法);第二是告诉老板自己的规划(对工作的影响要尽量地小,罗列计划表)。某些公司有定向委培的名额,这跟自己申请在职博士不太一样,大家自己衡量吧,我是因为时间问题不想再耽搁了。

  

资料大家参考高校研究生招生网。提前做准备,基本每年都不会有变化。我当时的资料清单如下,其中推荐信一般需要2份,其中一份一般要求原硕士导师。另外攻关课题的证明材料其实收集起来比较难,不过一般原高校老师和单位都还比较支持。所以大胆去要吧。事后不要忘了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8.1英文面试

  

这个我就提两个建议。1)准备一些问题,提前锻炼好;2)一般考核组成员都是提前公示的,看一下他们最近发表的论文,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左边知己右边知彼,心理会踏实点。

  

8.2综合面试

  

一定要做足准备,我当时睡过去了,接到面试组电话才醒,整个面试环节我已经比较紧张了,引以为戒。

  

博士入学只是第一步,后面毕业才是最难的。我看到好多人说博士退学,好多人博四都还没发论文。因此我也一直在警戒自己,一定要做好规划后再去读,心理要有数才行。另外,非常感谢我现在的导师,以及这一路帮助过我的人,让我有这一次深造学习的机会。

此文关键词: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二维码
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电话13671738356
微信号
立即
咨询